▲阳东区副区长陈必润——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要发展
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平台
2019年开始创建,到2020年,阳江市阳东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已显现出效益:产值比重增加了,产业园辖区内的雅韶、大沟、东平、新州4镇在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5.36亿元,其中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总产值达31.23亿元,占68.85%;周边农户增产增收了,1231户相关农户得到带动,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万元, 高出当地平均水平15%以上; 原本分散养殖的局面改变了, 农户发展规模化对虾养殖面积达3万亩, 企业轻松实现稳定年产8造(批)对虾, 每平方米单产在5公斤以上……
“我们想打造的是10万亩以对虾为主导的海水养殖产业园。”阳东区副区长陈必润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要发展,除养殖外,“将一产转化成二产的资源,再延伸到三产”也是阳东区正在谋划推进的大事,“能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平台,这里就能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拓展区。”
基础设施升级
规模化养殖效益凸显
——
7月初,位于雅韶镇的阳江市阳东区新鸿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育苗车间里, 工人正站在养殖池边泼撒养料, 一瓢瓢带着红糖甜味儿的酱色饲料融入水中。“我们前阵子刚卖完今年的第二造成虾,现在池子里的是第三造虾苗。”新鸿发副厂长余庆赏边说边在池里打捞, 深绿兜网中的幼虾透亮轻小, 须脚灵动。
▲工人正在泼撒养料
余庆赏说, 遇上农业部门加大对对虾养殖支持, 他们也想在行业里有更好发展, 没有过多犹豫, 新鸿发便与其他实施主体共同参与到产业园建设中。
“我们现在两个车间共100个池子,一部分育苗,另一部分养成虾。”余庆赏向新快报记者介绍, 两个标准化工厂养殖车间能达到不受天气影响、水质可控等效果, 在生态处理池基础上增加两级生物处理池,利用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富营养化, 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稳定。
余庆赏说, 在实施产业园项目前, 他们的一些高位池还是利用土塘搭建起来的,“基础设施跟上后, 现在的产量最高能达到万斤一亩。”实际上, 新鸿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全年高产、稳产多造、精准控制的现代工业化对虾养殖体系。更令余庆赏高兴的是,他发现他们作为实施主体, 在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改进养殖技术的同时,也给周边的养殖户带来了影响,“临近的厂子也在跟着提升”。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 产业园内已完成了280亩对虾高位池养殖改造, 搭建310亩养殖设施大棚, 规模化养虾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完善; 同时,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已经在产业园区内普遍推广, 部分对虾养殖示范基地还能实现在线实时监控、智能化调控与投饵, 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产业园区整体的技术和装备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科技支撑绿色养殖
全产业链打造对虾产业
——
不同于新鸿发的高位池养殖, 位于大沟镇的阳江市阳东区南湾水产有限公司的对虾是在三级跑道池里长大的。南湾水产总经理陈飞跟新快报记者说, 目前投产的两个养殖车间有28条三阶段跑道式养殖池生产线, 2020年投产至今,已经产出了8批对虾。
▲三级跑道养殖方式
除了三级跑道式养殖池的养殖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外, 颇具科技感的生物絮团技术也让人印象深刻。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生物絮团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技术,生物絮团中的细菌可将养殖水体里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转化为可用的菌体蛋白质, 同时细菌也粘附有机碎屑、残饵和排泄物等集成絮团进入食物链, 可有效解决养殖水体有害物质累积的问题。看着车间里排出的循环水体,陈飞说,“整个养殖过程的水体都是很清洁干净的,养出来的对虾品质也有保证。”
去年正式投产至今,南湾水产的产值在6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 陈飞说,他们正在谋划扩大生产,“今年刚租下160亩地, 现在总占地面积在200亩左右。”
陈飞坦言, 他们并非仅着眼于对虾养殖,“我们想把第一、第二产业均放在大沟当地落户。”陈飞觉得, 直接在养殖地加工而非走传统路径转移到县城等地加工更加便利, 同时还可以直接带动周边的养殖户, 就地收购、深加工也可以带给当地更多就业机会。此外,拥有强大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南湾水产也在琢磨品牌打造的事宜, 目前,他们已经从技术培训入手,开展了多次对虾养殖培训, 吸引着各地的对虾养殖从业者前来参加。
▲室内外全区域规模化养殖
产业园纵深规划
筑牢产业基础辐射周边
——
陈飞对南湾水产的规划与阳东区推进对虾产业园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陈必润提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他认为, 将对虾产业打造好不仅能惠及企业,对周边乡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产业发展能联动乡村,村民能够在这里工作甚至能进行一些基本运营,外出的人口就会回来”。
实际上,阳东区对对虾产业园的纵深规划正在一步步推进。新快报记者从阳东区获悉,截至目前,阳东区对虾产业园除了升级完善规模化养虾基础设施外,也已经建成对虾加工中心、农产品加工营销展示中心、农语云大数据平台、以及旅游特产风情馆, 并新建两个冷库, 正在加快产销一体化融合速度。
▲农语云产业园大数据平台
自阳东区启动对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来,该行政区抢抓机遇,提升全镇对虾养殖整体数字化技术水平,规划建设“一核、两心、一带、两区、多基地”,定制开发空天地一体化农语云平台实现全产业链数字赋能,标准化养殖模式和全方位监测预警体系,大幅度降低养殖风险,推动阳东建设成为对虾养殖聚集的功能区、先进区、科技转化核心区,水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的展示区,生态环保绿色水产养殖业的样板区。
“我们已经在协调力量行动起来了。”陈必润提到, 大沟镇成功被评为全国对虾养殖专业镇, 他们也在积极打造产业园内的对虾品牌。目前, 他觉得还要继续加强产业园虾苗培育和深加工能力。放眼长远, 陈必润说, 他们正在考虑引进强有力的企业, 将土地盘活, 有了产业基础后便推进辐射周边村庄,打造阳东区的海洋小镇。
信息来源:新快报
技术咨询:180 2861 2231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智慧农业建设服务商。拥有智慧农业全行业领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销售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
健坤公司深耕智慧农业领域20年,是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先行者,在现代农业建设领域持续多年开创行业前沿技术。公司以农业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IOT、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导航等多种技术,已形成“软件、硬件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农业建设布局,首创“数云端”协同模式,提供“农业政务高效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系列应用解决方案,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多项软硬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9年“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入围农业农村部优秀项目名录;“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名录。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科研项目70余项,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开发专业应用软件系统100余个,建设服务平台120多个,提供整体、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超过1000项。
公司相继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数字农业先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广州市优秀软件企业”,同时也是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建立有农业信息化与智能装备研发实验室和广东省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实验室。
未来,公司将围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不断巩固智慧农业服务商领先地位!